北京中丽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二十大精神,落实上级工会部署要求。公司工会紧紧围绕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指示要求,履行工会职能,弘扬“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的马恒昌小组精神,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以班组建设为抓手推进产业队伍建设,把“五小”创新贯穿于班组建设、产业队伍建设始终,推动企业群众性创新创效,取得了成效。近年来,先后有4个班组获得了中国纺联“全国纺织行业创新型班组”,1人获得了“中国纺织大工匠”,1人获得了“通州工匠”。在两届高新材料劳动技能竞赛中,获得高新材料奖项15个,包揽了焊接、数控车项目的全部奖项, 2人被授予“高新材料技术能手”称号。近2年来,申报北京中丽公司级“五小”创新成果63项,22项上报高新材料,全部获得奖励。
一、主动担当作为,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北京中丽工会通过开展劳动和劳动技能竞赛、技能培训、核心竞争力提升改革,培养发掘人才,建设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产业工人队伍。
(一)积极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和劳动竞赛
公司工会积极开展劳动技能竞赛,连续2年承办高新材料劳动技能竞赛。北京中丽作为承办方,按照高新材料要求,积极做好组织工作。起草活动方案、竞赛手册、培训材料等。为深化竞赛效果、保证竞赛取得实效,设置理论培训、安全操作规程培训、理论知识考核、实操考核等环节。2023年,68名参赛选手分别在电工、焊工、叉车、数控车加工4个竞赛项目展开了4场竞技比赛、交流学习。北京中丽在四个项目角逐中囊括了焊接、数控车2个项目的全部奖项,获得了2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
公司工会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主题劳动竞赛。2020年开展了“复工复产追进度、党员旗帜做表率”活动,2021年,开展了“学史力行促发展 建党百年立新功”活动。活动为保证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完成,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取得了良好效果。2023年动员员工积极参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改革活动,推动核心竞争力提升。
(二)积极赋能推动员工队伍能力建设
北京中丽工会通过推动技能培训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制定了培训计划,重点开展了机械加工技能培训、质量管理培训以及“一主四辅”能力建设,提升一线员工的操作技能、质量管理水平以及科研人员的科技开发能力。2020年、2021年举办了2期“机械加工技能培训”,每期历时4个月,40余次培训课,300余课时,46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大家收获颇丰。
2021年,北京中丽启动了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体系认证工作,全员、全过程参与,在全员范围内开展质量意识、质量知识培训。2023年开展了科研人员“一主四辅”能力建设。
二、弘扬马组精神,创建行业先进班组
北京中丽工会积极开展马恒昌小组式先进班组创建工作,围绕集团工会思想引领铸魂、管理提升强基、素质提升赋能、创新发展攻坚、关心关爱暖心“五大”行动,着重从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和文化建设,加强班组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创新组织方式,借助活动开展推动班组建设,做好考核激励,职工之家创建等方面开展班组建设。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和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引领和文化建设是班组建设解决导向问题的大事,党建全覆盖,党支部建设覆盖班组建设,党建融入班组管理,开展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创建活动。同时,注重文化育人,发挥文化的感召力。对北京中丽5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总结,创作了《打破国外垄断 引领行业发展》企业文化故事,入选集团企业文化故事案例,《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国产化纤装备的先行者》入选《中国化纤简史》。
(二)强化班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制度建设是班组建设不断走深走实、取得长效的基石。北京中丽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制定了《创建十佳班组活动考评管理办法》,对班组建设内容提出了要求,规范细化了考核办法,形成了班组级的安全管理制度、班前会和班会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现场管理制度等制度。
班组建设,班组长很关键。班组长既是指挥官,又是战斗员、调度员,还应该是技术能手、业务骨干,所以培养、选拔、发挥好班组长作用很重要。公司将近50个班组,都是在生产一线、科研一线成长选拔的。
(三)创新团队组织方式
在班组建设过程中,北京中丽积极创新组织方式,围绕公司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采用项目制团队方式,打破部门界限,组建项目型班组(团队),开展工作,取得了好的效果。2个团队获得了中国纺联“全国纺织行业创新型班组”。
绿纤项目团队完成了二、三期绿纤生产线建设。
医用防护设备研制团队实现,9天时间首台压条机一次性机电联调成功, 18天时间全自动平面口罩机样机下线,3个月内熔喷无纺布生产线量产。
(四)班组建设融入主题任务活动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班组建设要在工作、活动中锻炼成长。2018年北京中丽启动了“师带徒 结对子”传帮带活动,活动着眼于加强生产领域关键技术骨干和后续技术力量的培养,营造“学技术、练本领、强素质”的良好氛围。公司挑选了26位技术好的老师傅与年轻员工结成师徒对子,传承技艺,传承企业精神,极大提升了班组的战斗力。
2021年公司启动小型数控加工区智能化建设,打造现场6S管理示范区,树立行业标杆。公司制定了实施方案、考核办法,本着“党建引领 标杆创建 目标考核 规范提升”的宗旨,班组划分成四个赛区,在党建、生产、设备、现场四个方面制定了考核内容和评价指标,班组内部比学赶超,使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班组面貌焕然一新。
(五)做好考核激励引导
考核激励是推进器,是指挥棒,通过考核评价,对在班组建设中做得好的班组进行表彰奖励也很重要。公司坚持“十佳班组“创建评选工作,公司工会成立了专门的评审委员会,制定了评审办法和打分细则,把十大项评审项目分解成24个小项,进行考核打分,注重日常考察和年终考核相结合,选出年度十佳班组,在公司年度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奖励。对于特别优秀的班组推荐到行业协会参加全国纺织行业创新班组评选,同时对获奖的优秀班组进行宣传报道,推广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
三、创新创效活动整体情况
北京中丽高度重视创新创效活动,围绕技术提升、管理提升、提质增效、节能降耗、安全环保等环节,积极组织开展科技攻关、“五小”创新、QC质量小组活动等创效创效活动。坚持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创新创效活动持续有效开展。制定了《北京中丽专项奖励实施方案》,明确了3大攻关项目和奖励办法;修订完善了《“五小”创新活动管理规定》《科技创新奖励规定》,明确了科技创新、五小创新组织机构、成果申报与评审程序,成果总结、转化、奖励办法。成立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五小”评审专家组,制定了“五小”创新评审标准。把科技立项、五小创新作为公司的重点工作来推动检查,坚持每年对创新项目进行评审,对所有入围的项目进行奖励。
技术提升方面,聚焦高端化、智能化,自动落筒AGV小车、远程运维、丝饼外观检测等项目陆续落地;ZL418B新型卷绕机在夹头细化、自动生头、护丝系统、控制系统等方面有较大技术提升,在切换成功率、振动幅值、过尾率等关键技术指标已经接近或达到国外先进同类装备水平。 “五小”项目“泵座密封面的焊接加工及工装设计” 项目优化了泵座支管组对焊接、改进了焊接坡口焊接工艺和磨加工工艺,推动了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大型组件螺纹环塞规及定位工装的设计和应用”项目解决了大型组件螺纹加工和检测问题。
管理提升方面,推进核心竞争力提升改革,设立了6个改革小组,通过组织变革、技术提升,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加强设备管理,折弯机R轴顽疾得到根除;强化现场6S管理,通过小型数控区现场管理提升,改善现场加工环境和生产效率。
提质增效方面,对慢走丝机床进行改造,提高了异形喷丝板的加工质量和效率;设计制造了内圆弧半径测量专用量具,解决了现场组件圆弧检测问题,保障了一线生产质量需要;对拨叉卷绕机生头机构优化,提高了卷绕机生头成功率。
节能降耗方面,变配电站通过功率因素调节,降低了能耗;车间照明全部更换LED灯,能耗得到降低;产品采用环吹风、圆形纺丝箱,用户能耗得到大幅降低,环吹风较传统侧吹风节省风量70%以上。
安全环保方面,落实安全环保责任,推进本质安全水平提升。“污水处理站升级改造”项目,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的方式,确保了污水处理达标。“电动叉车集中充电控制系统”项目,设置了集中充电区域,配备了充电设施,充电设施具备充电时间设置功能、过流和短路保护功能,提升了电动叉车充电的本质安全性,消除了充电火灾隐患。
四、“五小”创新情况及主要“五小”创新成果
(一)五小创新整体情况
近年来,北京中丽“五小”创新成果逐年增加,2022年公司内部26项参与评审,2023年37项,两年共有63项“五小”创新成果,选择优秀项目参加高新材料五小创新评选。2022年推荐10个项目评选,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优秀奖3个;2023年12个项目参加评选,2个项目获得一等奖,1个项目获得二等奖,5个项目获得三等奖,4个项目获得优秀奖,取得了实实在在成效。
(二)主要五小创新成果
着重介绍获得高新材料一等奖的4个项目,这四个项目,都是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展开的,解决了难点堵点卡脖子问题。
1.“深孔钻镗床优化升级改造”项目
项目对设备布局和设备进行了多项改进:调整设备布局,把分散在联合厂房数控区调整到长轴区集中安放;机床床身校平,对导轨直线度和水平度进行维护调平;优化机床冷却供油装置。
项目完成后,优化了设备布置和加工流程,恢复了精度,解决了漏油问题。
2.“慢走丝机床改造”项目
项目组对慢走丝机床进行了改造,提高便利性、定位精度和本质安全。项目做了多项改进:增加显微镜,提高目视效果;改造加工平台,具备手动x向、Y向移动功能;改变装夹方式,提高模具定位精度;增加手架,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增加操作台与设备之间桥架,防止人为误提线缆,防止触电,减少安全隐患等内容。
3.“大型组件螺纹环塞规及定位工装的设计和应用”项目
项目解决了大型组件内外螺纹检测和加工问题。
项目依据内、外螺纹的设计尺寸和公差,结合组件高温咬粘的间隙要求,设计并制造了螺纹检验用环塞规,用于百分之百检验螺纹的中径;利用一套组件模具,设计并制造了接头定位工装和过流盖定位工装,加工定位销孔,保证销孔与螺纹相对位置关系的一致性,保证了零件的互换性,和组件密封性。
4.“小数控加工区机械手臂及供料系统改造”项目
北京中丽小型数控加工区智能化建设是北京中丽2021年启动的智能化项目,机械手臂和供料系统是智能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对机械手臂、供料系统用托盘、机床吹气系统进行了改造,解决了存在的问题,提高了便利性、定位精度和本质安全。
北京中丽工会在上级工会领导下,将深入开展好马恒昌小组式先进班组建设,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任务,组织开展好岗位建功、创新创效活动,通过“五小”创新、QC小组活动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